简易垃圾填埋场的封场方案
1.垃圾填埋场处理的主要目标
简易垃圾填埋场在对生活垃圾以及各种固体垃圾的处理上,主要想要达到的目标:首先,能够更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,减少渗沥液的出现,从而降低雨水的渗透量。其次就是能够对地表的排水性能进行有效的推进,使得地表径流能够达到更大限度。再次,就是能够对所填埋处理的物质所产生的气体进行有效的范围控制。最后,就是将垃圾、人群、工业以及动物进行隔离,从而使得垃圾不会对其造成影响。
2.垃圾填埋场的基本功能
简易垃圾填埋场处理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:①起到防止垃圾出现渗沥液渗透的作用;②对垃圾散发出的恶臭进行有效的控制,对气体进行回收处理,最终起到综合治理和污染控制的作用;③对病原菌进行控制,遏制病原菌的传播,减少蚊蝇的繁殖量;④起到保护地表水水质的作用,降低因垃圾扩散对动物以及人造成的危害;⑤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;⑥稳定垃圾堆体等。
3.垃圾填埋场存在的主要问题
3.1垃圾长期裸露堆放,极易孳生蚊蝇,散发臭气,传播疾病,污染环境;
3.2垃圾在堆置过程中,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,可产生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有害气体,如CH4、H2S、CO2等,特别是CH4气体浓度含量在5%~15%时,极易发生爆炸;
3.3垃圾在分解过程中产生渗沥液,尤其到雨季,渗沥液剧增,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;
4.治理方案的制定
目前,国内外对垃圾填埋场的治理普遍采用就地封场治理。
4.1就地封场治理
这是目前国内外处理简易垃圾填埋场普遍应用的办法。通过对垃圾堆体进行必要的整形,修筑平台、盘山道、边坡排水渠与雨水边沟,对渗沥液进行定向收集导排,然后对垃圾堆体使用1.0mm左右的HDPE防渗膜进行最终覆盖及植被恢复,并建设填埋气体集中收集处理系统,最终达到消除垃圾堆体的安全隐患及产生的臭味,有效减少渗沥液产生量,有效控制处理填埋气体及渗沥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染,改善景观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。
HDPE防渗膜分段施工时,铺设后应及时完成上层覆盖,裸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不应超过30天。在垂直高差较大的边坡铺设土工膜时,应设置锚固平台,平台高差不宜大于10m。在同一平面的防渗层应使用同一种防渗材料,并应保证焊接技术的统一性。
植被层应由营养植被层和覆盖支持土层组成。营养植被层的土质材料应利于植被生长,厚度应大于15cm。覆盖支持土层由压实土层构成,渗透系数应大于1X10-4cm/s,厚度应大于450cm。
封场防渗层应与场底防渗层紧密连接。
填埋气体的收集导排管道穿过覆盖系统防渗层处应进行密封处理。
封场覆盖保护层、营养植被层的封场绿化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,并应根据土层厚度、土壤性质、气候条件等进行植物配置。封场绿化不应使用根系穿透力强的树种。
该方案具有施工工期短、见效快、费用低,操作比较容易,建成后可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,土地资源可得到开发利用等优点。
根据草图结合实际现场情况覆盖层的大约预算如下
产品名称 | 规格 | 标准 | 单价(元/㎡) | 数量 | 金额(元) | 备注 |
土工膜 | 1.0mm | 新国标 | 10.3元/㎡ | 55000 | 566500 | 此价格含税运含土工膜焊接费用 |